当前位置:泰博医疗 > 泰博医疗 > 行业新闻 >

韩晓芳:北京将建立金字塔型分级医疗体系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1-03 转至微博:

  医药网12月31日讯 如何实现分级诊疗已成为摆在中国医疗面前一座绕不过去的大山。
 
  在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看来,造成这一问题在于:尽管中央一直提出保基本、强基层、强机制,但现在人、财、物这些医疗资源配置实际都存在严重的倒置现象。
 
  2014年10月,北京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作为北京未来5~8年医改顶层设计的《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提出建立“金字塔”型的分级诊疗体系。
 
  “分级体系为什么一直建不起来?就是因为没有把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说清楚。我们这次就想解决这个问题。”近日,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的韩晓芳表示。
 
  医保补贴大多用在大医院
 
  记者:有人说实现分级诊疗的最大障碍在于基层没有人才,是这样吗?
 
  韩晓芳:的确是这样。我们一直都说要“强基层”,但现在我们国家的医疗人才结构却是大医院人才荟萃,越往基层人才层次越低。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个大难题。
 
  记者:政府对于基层医院的财政投入力度如何?
 
  韩晓芳:北京市这些年对于医疗的财政投入非常大,五年来共计投入900亿元,而且对基层医院的财政补偿比例远远高于大医院。尽管政策上有着明显倾斜,但从总量上来看,主要财政投入还是用在了大医院,因为病人基本都集中在了这里。
 
  我要强调的是,财政投入还有非常重要的渠道是医保。医保中很多资金都来自财政。以北京市城乡居民医保为例,政府投入在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筹资额中占比86%,在农村居民人均筹资额中占比90%,也就是说,北京市城乡居民中接近九成的医保筹资都来自于财政投入,所以即使我们向基层医院提供了财政补贴,但是由于病人集中在大医院,所以财政投入的医保资金也都用在了大医院。
 
  越往基层对的控制越严
 
  记者:除了人才和资金,你认为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还存在哪些资源错配的现象?
 
  韩晓芳:现在国家对于医疗机构实行三级六等的分级管理,对于医院来说,哪些项目可以开展哪些不能开展都和它的评级相关联。如果评上了三级甲等,那么基本上所有的项目都可以申请,而越往下面就越难。
 
  以药品配备为例,越往大医院走,药品配得越多,越往基层走,药品配得越少。为什么会造成这一情况?我认为,是地方在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时出现了偏差。
 
  基本药物制度是个非常好的制度,但遗憾的是大家对这个制度的理解不一样。政策提出要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得配备这些药物;另一种是除了基本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再配备使用别的药。由于各地在具体实践当中大多是按第二种方式来理解,所以全国绝大部分省市都把非基本药物目录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目录中删除。尽管后来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增配了一些基本药物,但是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种类也只有几百种而已,少的三四百种,多的也不过六七百种。
  虽然国家给大医院的定位是治疗疑难重症,但是大医院所有的药都能进,不受任何限制,越往基层对药品的控制越严,在这种资源错配的情况下,“强基层”的目标太难实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