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泰博医疗 > 泰博医疗 > 行业新闻 >

生物医用材料概况:年增长率达20%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03 转至微博:

  医药网6月2日讯 近日,记者从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了解到,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平均年增长10%,14年产业规模已超过16000亿元,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新材料产业集群区域特色
 
  。其中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年增长率达到20%。另外,据获悉我国部分自主研发的石墨烯、纳米材料等生产和应用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研制和生产迅速发展,初具规模现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总产值的增长率远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发展速度。目前,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作医疗器械,并已成为整个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要基础,其产品约占医疗器械市场的40%-50%。
 
  目前,中国对生物医用材料和制品有着巨大的需求。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3.7%。年老体迈不断引发机体组织和器官病变,需要及时治疗,为此需要提供大量优质的生物材料制品。
 
  国内发展概况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现代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已具雏形,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了解,2012年2月,工信部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生物医用材料专项工程成为其中被重点支持发展的新材料产业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投入4亿元用于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十二五”期间,该数字增至5.1亿元。同时,研发先进医疗设备和生物医学材料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我国已进入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应用的重要机遇期。
 
  2013年,我国销售额达2800亿美元,年增长率约为20%,其中生物医用材料销售额约为1200亿美元,年增长率大于25%。
 
  但尽管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基础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受专业技术壁垒及资金投入的限制,进口产品仍占据我国高端市场的半壁江山。
 
  据数据显示,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强生、美敦力等跨国公司控制了主要市场。近几年,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强化了国内的市场地位,国内部分港股和海外上市的优秀公司以及未上市公司,已经被外企收购。
 
  面对外资蚕食,本土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产业想要突围,过程会相对艰难和漫长。
 
  国外现状规模
 
  生物医用材料及植入器械产业是学科交叉最多、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其发展需要上、下游知识、技术和相关环境的支撑,多数聚集在经济、技术、较集中或临床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产业高度集聚是发达国家医用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重要特点。如美国集聚于技术资源丰富的硅谷、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以及临床资源丰富的明尼阿波利斯及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德国聚集于巴州艾尔格兰、图林根州等地区。
 
  生物医用材料产业不同于家电或通讯行业,单一产品的市场容量不大,绝大部分单一产品销售额小于US$100亿元。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回避风险,发展壮大企业,国外跨国公司已从最初的较单一产品生产,通过企业内部技术创新和并购其它企业,不断进行产品生产线延伸和扩大,实现多品种生产。为开拓国际市场,跨国公司通过向境外技术和资金输出,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和研发中心,就地生产和研发。同时,为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化组织不断制定和发布生物医用材料和制品的国际标准。
 
  随着人口老龄化、中、青年创伤的增加,高技术的注入,以及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度随经济发展提高,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高速发展。2000-2010年全球市场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22%以上,预计2015年世界市场可达US50余亿元,与此同时带动相关产业(不含医疗)新增产值约3倍。
 
  结语
 
  笔者认为,预计未来20年,生物医用材料或许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其中可诱导组织或器官再生或重建的生物医用材料将成为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主体。保守估计,2030年左右两者可能导致世界高技术生物材料市场增长至上万余亿元,与此相应,也会带动相关产业新增间接经济效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