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泰博医疗 > 泰博医疗 > 行业新闻 >

深圳记者揭癌症患者的救命药为何如此难找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13 转至微博:

  医药网9月29日讯 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每年,中国新增约400万肿瘤患者。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今年4月14日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共报告肿瘤新发病例20399例,同比增长达到10%——绝大部分病患,都是循着大病医保这一国家医疗保障治疗肿瘤。幸运的话,他们能康复,享受新生活;不幸的话,他们则要跟死神搏斗,而最终胜利的,往往是持镰刀的那位(“死神”)。
 
  他们治疗肿瘤的全部依靠,除了医保,就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上的26种抗肿瘤药。而小部分人,选择跳出目录的限制,到境外寻找哪怕是一线生机。
 
  据介绍,2014年内地跨境治癌人数超过10万 按照现有增长速度 保守评估 预计未来5年 跨境治癌人数将增至30万人次/年
 
  患者之盼:
 
  多一个选择
 
  多一丝活着的希望
 
  张萍(化名)的家里,丈夫的遗像挂了六年。
 
  这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深圳家庭。30多年前两夫妻来深工作,成家立业,儿女双全。9年前丈夫罹患胃癌,张萍倾尽心血,西医、中医甚至民间疗法,但依然没能挽回丈夫的生命。“北大深圳医院做的手术、化疗,康复后过了两年,到武警医院又查出复发,又治疗,然后再到南山人民医院疼痛科。说实话,去疼痛科时就知道治不好了。”当年疲于奔命的日子,张萍依然记忆犹新。
 
  丈夫治病那会儿,她和儿女除了奔走各大医院,还开始关注国外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无奈经济、资讯所限,最终还是沿着大病医保的治疗方式:化疗放疗+自费购买各种补品药物。“他生前其实对这些治疗还抱有很大信心,但最后他也希望能多些治疗方法和药物,只不过国内没有,医生也没其他好办法。如果当时能尝试到国外治疗,故事可能会有另外的结局,也可能没有,不过至少能多一个选择,多一丝活着的希望。”张萍说道。
 
  类似张萍一家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但他们都必须翻过一座大山——《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第一条规定,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而这一条规定,基本锁死了国内病患的用药区间。
 
  普通民众,对于专业性强的药物可能了解不多,那医生们呢?
 
  一名曾在深圳某公立医院工作多年的肝病专家医生告诉晶报记者,用药问题涉及到多方面,实在一言难尽,“以目前国内医生的水平,能将已有的药物用好,就已经很不错了”。另一位公立医院医生则表示,再怎么了解国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治疗方法,他们也没办法去使用和验证,只能将有条件的病患介绍出去治疗,大部分患者依然只能使用国内治疗方法:“说实在的,我们也不知道外面的治疗方法有没有用,但如果到了非常严峻的关头,我们依然坐井观天,实在不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审批之困:
 
  新药进入中国
 
  要命的时间差
 
  再过半年左右,国内首个获批用于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将要上市。但李丽(化名)已经等不及了。“到明年我就26岁了,过了最佳注射年龄,所以今年就要赶紧打疫苗了。”9月17日,李丽在朋友陪同下,前往香港的一家诊所注射HPV疫苗。近年来,赴港注射HPV疫苗几乎已成一种潮流,李丽的不少同事早已在香港注射。据医学专家介绍,9-25岁之间尚未有HPV暴露者注射疫苗可以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这让今年25岁的李丽下定决心赴港注射疫苗。
 
  李丽选择的疫苗需要在6个月内打3针,共计3900港币,往返的路费再加上耗时耗力,显然这笔账不好算。但在她看来,时间比金钱更加重要,“年龄已经到了,再不打可能就没那么有效了。”
 
  那么一款新药物要进入国内市场,需要多长时间?
 
  葛兰素史克公司今年7月18日宣布,历时6年、纳入6000多名受试者的国内临床试验后,希瑞适(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16型和18型])获得中国食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上市许可,成为首个在中国获批上市的预防宫颈癌HPV疫苗。
 
   “在我们国家肿瘤常规治疗没有办法了,就真没有办法了。在国外,常规治疗没有效果了,还可以尝试抗癌新药或新技术的临床试验。”深圳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主任申维玺表示,国内原研的抗癌药非常少,国外研发的新抗癌药从美国FDA批准临床应用到进入中国,往往有3-5年的时间差,因此不少患者便选择前往境外治疗或买药。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秦国英在2014年的一次活动讲话中指出,我国宫颈癌每年约有13.2万新发病例,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据此推算,六年有近80万新发病例,因未能接触到疫苗,而无法降低患病风险。
 
  赴港治疗:
 
  近水楼台还是无奈之举?
 
  据报道,2015年,中国平均每天有7500人死于癌症。
 
  晶报记者了解到,美国FDA药品审评中心有近4000人,欧盟负责审药的核心机构也有500多名雇员。但目前国家药审中心的一线审评员仅有100多人,面对的却是大量待审批的创新药、仿制药。有业内人士透露,多家国内药商多次申请同一药物,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却心存侥幸期望过关生产,应该对这样的进行惩处,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专业充实到一线审评员队伍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