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博医疗-专业的儿科医疗连锁机构
作者: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19 转至微博:
导读:如何保证孩子用药安全?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药品?都是爸妈们关注的焦点。 关注孩子的药物安全 吃药是治疗疾病的最常用手段之一,相对于打针输液,吃药的痛苦程度低很多。在儿科门诊中,时常有小朋友用可怜巴巴的小眼神,说:“医生阿姨,我不想打针,让我吃药吧。”其实,世上没有万灵药。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孩子医院报告,孩子服药不良反应率达到12.9%,新生儿更高达24.4%,而成人只有6.9%。对于各种器官、免疫系统的发育尚未健全的孩子们,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伤害,不容忽视。 禁用、慎用药品“黑名单” 为了避免药物对孩子的损害,首先家长应明确哪些药物是禁用或者慎用的: 很多药物在孩子是慎用甚至是禁用的,如阿司匹林、安乃近、吲哚美辛、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氯丙嗪、奋乃静、苯巴比妥、地西泮、氯氮革(利眠宁)、利血平、二巯基丙醇、维生素K 亚甲蓝、甲基睾丸酮、苯甲酸钠咖啡因、山梗菜碱、毛花苷丙、地高辛、甲磺丁脲、呋噻米等。这些药物对于孩子可能会引起各种长期或者短期的不良反应,除了儿科医生要清楚,家长也要把好关。 孩子用药,父母要做“有心人” 虽然,父母们不似医生那样是专业人员,但是父母却不能因此而置身度外。生活中,多做一些“功课”,明确了禁用药物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后,最大化保障孩子的用药安全。你可以: 1. 及时向医生说明孩子用药及自身不良反应情况 父母对自己的宝宝最了解,所以用药前应向医生反映以下情况: 》 就诊前是否曾自行用药。如用,须告之药名、剂量、服用次数及服药后的情况等。 》 药物过敏史、变态反应性疾病史、肝肾疾病史、遗传因素等。 2. 辩证看待药物疗效 药物的作用有两个方面,既有治疗作用,也有不良反应。而目前,许多基本药物都没有儿童剂型的配方,或者在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没有足够的信息。用于重点疾病的许多药物都不是针对儿童开发的;即使有部分的儿童药物,需求最大的儿童也不能获得。 在不区分成人与儿童用药的同时,滥用药物会产生极大地危害。因此,孩子用药前,父母有必要对药物的性能、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等做详细了解。此外,父母应当明确: 》 世上没有“万灵药”。 》 不轻信广告,追求贵药、新药。和医生多进行沟通,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选用安全、有效、可靠、价廉、易得的药物。 3. 掌握正确的用药剂量 许多药物说明书上对儿童剂量只写“儿童酌减”。那么,该酌何情减多少呢?建议父母根据孩子的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用药剂量。 》 按体重计算:每日(次)需用剂量=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的药量×患儿体重(kg) 》 按体表面积计算:由于许多生理过程(如心搏出量、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关系密切,因此按照体表面积计算药物剂量较其他方法更为准确,但此计算过程相对复杂。计算公式为:每日(次)剂量=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需要量×患儿体表面积(m2) * 孩子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30kg的孩子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30kg的孩子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 父母需要做到:不自作主张地增加用药物次数和剂量,以及频繁更换医院,强迫医生更换药物等。 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 通常,孩子疾病都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因此,儿科治疗中随时决定继续用药或调整用药或调整剂量,可以让药物使用更趋合理,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除了严密观察外,父母应注意增强孩子身体抵抗力,给予必要的加强体质的治疗,配合良好的护理。 药物搭配“七宗罪” 1. 体温平衡剂——退热药:孩子是宝贝,偶尔体温稍微高出正常值,父母赶紧用一切办法降温,吃退热药好像糖果一样方便。 2. 包治百病——抗生素:有的父母自作聪明,把抗生素看成包治百病的宝贝。此举危害极大。许多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会出现了耳聋;红霉素里的四环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孩子使用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问题。同时,抗生素还可使疾病产生耐药性。 3. 多吃药物疗效高:虽然不少成人药品标注剂量时,注明“儿童减半”字样。有的父母认为,药物多吃一点好。但是剂量少了达不到药物浓度,起不到治疗作用;还有的觉得中药药性温和,可以配着西药吃。不能忘记“是药三分毒”的老话,中药也有副作用。 4. 生病需要补一补:孩子生病变得虚弱很多,父母赶紧给他边吃药边进补,这样身体更强壮了,病也轻了。其实,补品不可乱吃,一来有些会与药物冲突,二来有的补品含有促进激素的成分。 5. 维生素=大水果:维生素是人们经常提到的营养素。许多父母觉得维生素片补充更全面,生病期间应多多补充,完全可以替代蔬菜、水果。 6. 名贵药品疗效好:贵药=好药,能快速治好病。选择贵药,自然就让人觉得看病贵,很多便宜的药物效果并不差。 7. 糖水就着苦药吃:都说良药苦口,如何让孩子顺利吃药,有的父母有“绝招”——用糖水给孩子喂药。这种服药方法虽然容易让孩子接受,但糖水会破坏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 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许多脏器(如心、肝、肾)、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同时,孩子比成人肠管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肠壁薄,黏膜富于血管,通透性强,吸收率高,肾小球滤过率低,排泄功能差。所以,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孩子而言是巨大的。孩子的用药安全,不仅是儿科医生的职责,作为父母也应把好关。 孩子用药安全,你能做到 * 不随意地给孩子服用自己的药物。 * 不将成人药物简单减量给孩子服用。 * 不认为非处方药对孩子来说就是完全安全的。 * 不给孩子重复用药。许多药物的成分是交叉的,应尽量只给孩子服用一种药物(有相同作用的)。 * 不认为,加大药剂量就可以增加治疗的效果,即便孩子服用的是儿童药物。 * 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描述出自己的症状,以便父母和医生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为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当6岁以下的孩子需要服用感冒药或咳嗽药时,你应特别谨慎,就医咨询。 * 家里所有的药物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包括孩子自己的药。 TIPS :怎样判断,孩子误吃了药物?(位置随意) 3~7岁的孩子普遍较为好动,妈妈一个不留神,他们就可能把药物悄悄地吞下去。通常发现时,已经产生了较危急的情况。因此,父母应多留意孩子的异常表现,进行仔细观察: * 孩子是否呕吐或表现出昏昏欲睡 * 孩子嘴上或嘴里是否有异物残留 * 舌头和嘴上是否有灼伤的痕迹 * 嘴里是否有异味 如有上述情况,父母需要这样做: * 带上所服药物去,立即就医 * 告知医生孩子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 * 告知误服药物已经多长时间
* 不自己给孩子喝水或催吐,除非得到医生的许可。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