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泰博医疗 > 泰博医疗 > 行业新闻 >

我国出台中医药发展规划 江湖骗子将被列黑名单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13 转至微博:

  医药网5月11日讯 从拔火罐到针灸,从汤药到膏方,从望闻问切的理论到相生相克的规律——近年来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逐渐受到海内外认可,中医药养生与保健的理念经验广受民众欢迎。我国首个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日前出台。
 
  我国将建立健全中健康服务监管机制,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将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纳入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引导行业自律。
 
  发挥中医药的“养生”功效
 
  中医界流行着一个笑话:当一个中医向病人家属推荐去看西医,家属立刻反应:“坏了,这下真的病了。”而当一个西医向病人家属推荐去看中医,家属张嘴就哭:“完了,这下真的没救了。”
 
  “这是一个误区。”安徽省立中医肿瘤科医师徐媛媛说,西医都是发病后再诊疗,而若要疗效显著,往往需要在身体平衡刚刚出现失调时开始介入,即健康养生。
 
  “这次《规划》给了中医药一个全新定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马烈光认为,中医学提倡“治未病”,注重机体保养,这顺应了当前在生活水平提高的条件下,人们追求健康养生的趋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此次规划提出了七项主要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并从管理、规范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让各种江湖骗子“无路可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老中医告诉记者,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各种打着医疗、养生、中医旗号的江湖骗子,打着“包治百病”的旗号用来路不明的偏方招摇撞骗。
 
  近年来,从张悟本到马悦凌再到李一道长,一个个养生大师的神话破灭,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本就疏离的中医药产生了更多误解。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负责人陈其广认为,中医行业的人员混杂与我国现行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有很大关系。一方面,现行模式轻视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教授的内容中西混杂,导致近20多年毕业的中医药院校学生并不相信自己所学,也不掌握先辈流传下来的验方;另一方面,民间一些没有经过正规院校教育,但通过师徒传承或经多年临床实践确有一定专长的人员无法取得“执业医师证书”,没有合法的行医权、处方权,只能游走在“灰色”地带。
 
  此外,还有一些毫无资质的人员利用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的空子,干脆就混迹江湖,骗人钱财甚至贻误患者的生命健康。
 
  此次《规划》在加强监管、加快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如设立黑名单、实行属地管理和准入许可,改革中医药健康服务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方式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秦晓明建议,有条件、有能力的中医药机构和科研院所要加大科普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和医疗保健知识。
 
  打造“中医药养生”的金字招牌
 
  《规划》专门提出要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这在不少专家看来,富有前瞻性也很有紧迫性。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侯胜田表示,中医药以预防、休养、保健为主的养生理念,符合当前旅游观念。
 
  据了解,目前全球医疗旅游规模每年已超过数百万人次,产值增长迅速:2004年该产业全球年产值为400亿美元,2006年增长到600亿美元,2012年则达到1000亿美元。泰国、印度、新加坡、韩国、瑞士等国家,已发展成世界医疗旅游强国。
 
  与欧洲一些国家的温泉疗养、东南亚国家的水疗康复等医疗旅游项目相比,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中医药养生保健资源,却缺乏成熟的产业链条和服务措施。以辽宁省最大的涉外医疗旅游机构、鞍山汤岗子医院为例,该院境外客户来源单一,俄罗斯籍游客占比95%以上。
 
  此外,在已开展的医疗旅游项目中,缺乏开发意识、“医旅合作”不畅、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原因。
 
  王国强指出,此次《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也考虑到了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这个新命题及相应措施。
 
  “政府应将中医药旅游和医疗养老相结合,促进医疗保健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并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予以扶持。”侯胜田说。

关键词: